步:裝吸頭。移液器套柄用力下壓并小幅度旋轉即可
第二步:量程設定
1、移液器量程的設定原則:由大到??!
1)由大量程向小量程調節時:如從600μl調節至400μl,直接調節;
2)由小量程向大量程調節時:先朝所需量程方向連貫旋轉,旋轉到達超過所需量程1/3圈處,回調到所需量程處。如從20μl調節至50μl,先調節至60μl,再回旋至50μl。
注:這是因為由小量程向大量程調節時,彈簧的彈性形變在短時間內無法*回復,需有一個恢復階段,可以想象一下剛從沙發上起身時,沙發墊恢復原狀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。
*正確的量程設定可以提高0.5%的移液準確性!
2、量程范圍的選擇
選擇量程時,需要注意,一般在 10%-100% 量程范圍內可以操作,但在 10% 量程操作需要較高的操作技巧。因此建議的佳量程是35%-100% 量程范圍。在此量程范圍,對操作技巧依賴更少,并保證移液的準確性和精度。從表中可以看出,當選擇的量程范圍越小,移液的準確性和重復性就會越差。
*選擇合適的吸頭量程,可提高1%移液準確性!
第三步:潤洗吸頭
用同一樣品對吸頭進行潤洗。先吸取樣品,然后排回樣品池或廢液槽。充分吸液排液2-3次。
潤洗的作用:
1.在吸頭內形成同質膜,降低吸頭對樣品的吸附;
2.有助于提高吸頭多次相同移液操作的一致性。
注意:對于高溫/低溫樣品,由于熱脹冷縮帶來更大的誤差,不建議潤洗。
*潤洗吸頭可提高0.5%的移液準確性!
第四步:吸液
此步影響移液準確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點:
1、吸頭浸入角度:建議盡量保持垂直,傾斜角度不大于15°。
*正確的移液角度,可提高2.5%移液準確性!
2、吸頭的浸入深度:10μl以下的吸頭,浸入深度為1-2mm;10-200μl的吸頭,浸入深度為2-3mm;200-2000μl的吸頭,浸入深度為3-6mm;2000μl以上的吸頭,浸入深度為6-10mm。
*以正確吸頭浸入深度進行吸液操作可提高1%的移液準確性(微量程移液器可達5%)!
3、吸頭浸入時間:吸液后保持吸頭浸入液面少1秒,然后將吸頭平緩移開液面。對吸取大容量樣品或者高粘度樣品尤為重要。
4、吸液速度:吸液通常采用一檔吸液、二擋排液,在吸液時保持平順,緩慢松開活塞,控制好吸液速度。過快的吸液速度,會導致形成氣柱,使移液不準確;樣品液進入套柄,對活塞和密封圈造成損傷;帶入氣霧,造成樣品交叉污染。
*不正確的吸液速度會導致至少5%的準確性下降!
第五步:排液和吹液
先將排液按鈕按至檔(排液檔),略作停頓以后,再按至第二檔(吹液檔)。
常規排液操作:
1.沿內壁排液(常規)
2.直接排入液面下:直接排入液面排液時要保持活塞下壓再離開液面,否則容易導致倒吸!
3.在液面上方排液
*正確的排液技術提高1%的移液準確性!